未來5-10年僅省際干線就有4萬多公里即200多萬纖芯公里光纖需要更新,光纖光纜基本上都是一次敷設到位且難以變動,因此對光纖光纜類型的選擇應具有很強的前瞻性。"2013年9月4日,中國電信集團科技委主任韋樂平在2013光通信技術和發(fā)展論壇上表示。
韋樂平說,在選擇光纖光纜時,除了要考慮做到網絡基礎設施變動最小化外,還要考慮滿足有效支撐20年壽命期的業(yè)務容量。
韋樂平指出,之所以需要超低損光纖,這主要是由于傳輸損傷的主導因素發(fā)生了變化,光纖損耗成為光纖傳輸容量和傳輸距離的最終制約因素,特別是超100G長距離傳輸需要超低損光纖的有效支持。對于100G速率而言,除了個別超長段外,現有普通光纖均能應對。對于400G速率而言,低損光纖能夠減少約20%的再生站數,而超低損光纖能夠減少約40%的再生站數,效益明顯。
關于光纖光纜的引入時機的選擇上,韋樂平認為,低損光纖可以在成本增加極少的前提下,減少系統(tǒng)總成本,優(yōu)勢明顯,近期可以立即采用。超低損光纖可以在光纖成本增加不多的前提下,明顯減少系統(tǒng)總成本,優(yōu)勢更為明顯,理論上應立即采用。但是需考慮到產業(yè)鏈風險,可以先試點,再擴大應用。
韋樂平表示,當前骨干網光纜正面臨選型挑戰(zhàn)。未來5-10年僅省際干線就有4萬多公里即200多萬纖芯公里光纖需要更新,光纖光纜基本上都是一次敷設到位且難以變動,因此對光纖光纜類型的選擇應具有很強的前瞻性。
相關熱詞搜索:3135硅膠電線